[記錄]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_ch4~ch6


時間: 2017/02/11
地點: 街旅

記錄:

<Sharon>

作者寫這個章節的脈絡是:在大腦超載時代,如何規劃時間持續専注在較有創意的思考上。在這個章節中作者探討影響我們安排時間、規劃和持續専注的種種因子,和時間相關的包含生物學現實、生理機制、多功的耗損能量以及時間管理的議題,進而探討前面章節提到的有助於改善記憶和學習效果的睡眠、有助於創意思考的白日夢模式、容易達到創造性時刻的心流、以及如何極大化心流時間。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克服大腦超載時代產生的問題。
今天的討論中,我花比較多的力氣在聽大家討論心流;Pei分享了她在工作上習慣把時間完整切分給同一個専案,完成一個小段落,才會切換到另一個専案,而非即時零碎切換著做不同専案的事,以幫助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,達到較高效率的工作模式。君白補充說明,人沒有多功的,熟練的人只是在不同task之間快速切換,這其實還是很耗大腦的能量的。
紫鳳則提問,很入戲的看完電影,算不算是進入心流?沒有人有明確的答案。麥可藍提醒可以用 Don Norman 在設計心理學中的本能、情緒、反思等三個層次來分析電影。並分享自己在讀這次的三個章節時,有因為書中提到的「停止批判,不要害怕」而進入心流模式。
另外,在討論到睡眠時,大家同意只要固定時段,找到自己適當的睡眠時間都是好的。不一定要和坊間建議的時段相同。麥可藍同時補充,大腦在一天的運作之後,產生的廢棄物會累積在細胞膜,此時細胞呈現腫漲狀態,功能逐漸下降;直到睡眠時,腦部得到休息時,才有機會開始由細胞膜傳送的腦脊液,再藉由淋巴血液循環代謝排出體外。
今天在這個章節中的討論,曾經讓我搞不清楚作者的立論架構,會後留下來重新再看一次章節第一段以及各個粗體小標,終於明白作者的用心。寫出這篇記錄的第一段導言。

<Annie>

「歧視」很難避免,我們對於“少數”總會特別注意,尤其是外觀;因和“我們”不同,這是一種人生存本能的害怕。應該去增加對於“不同”的了解,透過了解知道原先不能同理、未知的,才有化解歧視的機會。
對於失敗視為一種累積,透過失敗才有進步的空間、更多的學習。資訊爆炸的時代,重要課題是學會專注,多工下的情況雖然能做好一件事情,但在專注時可將事情做得更好。做喜歡的事情,探索如何創造心流方式及環境。不對事情有所批判,將計劃分割為階段完成,更容易達成一個大目標。
我們缺乏處理機率問題的能力,無法理性看待自己罹患疾病,處於情緒、認知皆過載的情況。醫學針對疾病提出機率和分類,以已知處理未知,人類的身體變化複雜,無法完全百分百區分,或許以往的病例累積即成為一種新的典型。存亡之際,對於艱難的決定,我們要組織相關的知識與資訊,增加做決定的信心,雖然這些都難以抵過情緒上的感受。
總是會有後悔的時刻,練習活在當下,避免回顧過去種種,對於不足我們能找出修正的方式,多與人互動、關心,培養更多的同理、同感,正向的情緒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

<Michael>

  • 在知識與資訊不足下如何做決定:
    • 找更擅長的人:
      • 處理保險的時候找認識的保險業務員
      • 看牙時要給其他陌生牙醫治療,請現有牙醫推薦人選
      • 要開刀前找在醫院工作的人打聽一下
    • 不同角度反復琢磨:
      • C/P值評估
      • 情感面的評估(人生就是機率,想做就去做吧)
      • 算命(把問題外部化給專家)
    • 需要更多資訊:
      • 搜尋關鍵字+PTT(比較少或容易認出業配文)
  • 貝葉式法則:
    • 有經驗的醫生,就是用經驗與多種診斷資訊來評估
    • 睡人電影:醫生在多種選擇題與測試之後來做決定


  • 有關外科醫師
    • 外科醫師的存在價值觀就是要開刀,他們相信開刀能治癒大部分問題
    • 做了太多對平常人重大的決策,久了之後會麻痺,忽略病人的感受
    • 醫院給的營運目標:銷售開刀、銷售自費項目
    • 差勁的醫生:銷售恐懼給病人
    • 好的醫生:客觀地說出多種的可能性,比較不會以恐懼來導向開刀
  • 安慰劑效應:不只存在另類療法、也存在西醫中(打針、大顆的藥)
  • 有關後悔:
    • 接受後果
    • 做輕度的選擇,萬一事情不對勁,還有辦法處理(割雙眼皮)
    • 不去想過去,專注在未來的事情往前看
    • 發洩低落情緒,找親友諮詢
    • 不同決定都有好壞,相信人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
    • 不把結果當作失敗,就不會去後悔
    • 人生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趣
    • 活在當下
  • 組織醫學資訊的最佳策略:使用可以拿到的最準確資訊來武裝自己,了解偏見何在,對風險和後悔的接受度為何,並尋找合適的親友諮詢,